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,
今年的处暑是公历8月23日。
处暑,即“出暑”,
是炎热离开的意思,
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。
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
暑气渐渐消散,秋凉缓缓而来
不妨让脚步慢下来
感受别样秋色和精彩人生
处暑分三候
中国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:“一候鹰乃祭鸟;二候天地始肃;三候禾乃登。”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;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;“禾乃登”的“禾”指的是黍、稷、稻、粱类农作物的总称,“登”即成熟的意思,如“五谷丰登”。
处暑天气
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。处暑过后,气温逐渐下降,日夜温差逐渐增大,但白天气温仍较高。秋老虎发生在24节气当中的立秋之后,属短期回热天气。一般发生在8月~9月之间,基本与处暑节气重合,所以处暑节气并不能真正“出暑”。
因此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,
如“一场秋雨一场凉”,
“立秋三场雨,麻布扇子高搁起”,
“立秋处暑天气凉”、“处暑热不来”等,
就是对“处暑”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。
有关诗词
《处暑后风雨》
宋·仇远
疾风驱急雨,残暑扫除空。
因识炎凉态,都来顷刻中。
纸窗嫌有隙,纨扇笑无功。
儿读秋声赋,令人忆醉翁。
祭祖迎秋习俗
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,俗称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节”。
放河灯习俗
河灯也叫“荷花灯”,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,俗称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节”。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,任其漂泛,悼念逝者,祈保平安。
处暑前后,冷空气南下次数开始增多,气温下降逐渐明显。有些地区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遭遇高温天,这就是名副其实的“秋老虎”。处暑时节,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,但早晚温度低,温差较大,团子们要及时预防感冒哦。
处暑至,暑气止,
像是秋天的一双手,
扼住了暑气的喉咙。
暑气落荒而逃,遁入草木山林,
于黑暗无声处枯萎,
如一记休止符,
停在了处暑这个段落。
团子们搓搓小手
一起入秋啦!